东北神兽“傻狍子”究竟有多傻,傻到这份上为什么能存活到现在?
傻狍子的生存智慧
傻狍子其实一点儿也不傻,它们之所以会跑一会儿就停下来看看,是因为它们并不像长颈鹿、兔子一样生活在草原地区,而是生活在森林之中。
森林里植被众多,这些植被可以充当遮挡物,当傻狍子遇到天敌时,它们并不需要撒丫子奔跑,只要能够甩掉天敌,那么在郁闭度较高的森林中,食肉动物将无法发现自己而放弃猎物。
而且森林里的食肉动物也不会像狮子一样穷追不舍,而是追一阵之后如果没追上,就会寻找别的猎物,这是因为森林并不适合长途奔跑,追着追着就会把猎物追丢。
但是,人类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在过去还没禁猎时,猎人可以顺着傻狍子的足迹等查探到它们奔跑的方向,然后进行追踪。
傻狍子的视力并不好,但它们听力非常好,当它们听到周围动静后,又会再次奔跑,然后再次停下来观察动静。
就这样反复多次之后,傻狍子的体力就会消耗殆尽,而人类的耐力在所有动物之中又是最强的,因此到最后,傻狍子就会没有力气逃跑,只能一头扎在雪堆里等着被猎人带回家。
除此之外,傻狍子之所以在逃跑时屁股毛会炸开,是因为它们的眼神不好,而白色能够反射光线,当它们四下逃生时,幼崽能够看到妈妈的身影,从而重新回到妈妈身边。
其实这种特征并不只是狍子有,藏羚羊等动物也会利用白色的屁股毛反射光线,方便同伴发现自己。
在冬天时,之所以它们趴在雪窝中,是因为它们生活的区域里冬天雪花非常厚,大雪遮挡了植物,使得它们觅食困难,为了减少消耗,它们会用蹄子为自己清理出一片空地,在这个空地中休息。
然而我们也知道,食草动物很少会趴在地上休息,这是因为它们趴在地上后想要逃跑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许多食草动物都是站着睡觉。当傻狍子趴在雪窝里时,可能它们还来不及站起来,就会被猎人抓住,以至于在我们看起来它们不懂得逃生才会被猎人抓起来一样。
总结
傻狍子虽然在我们看起来比较傻,但它们的行为都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傻狍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笨,据当地人介绍说,猎杀一只傻狍子非常困难,并没有那么轻松。当然现如今的野生狍子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猎杀它们将会收到法律制裁。想要与狍子互动,可以选择人工饲养的傻狍子。
从傻狍子的行为习惯中也可以看出,它们天性谨慎,而且非常适宜当地森林环境,以至于即使当地有黑熊、老虎、猞猁、狼等生物的存在,它们依旧能够生存到现在。只是它们万万没想到,自己数万年来演化的行为习惯在遇到人类时竟然完全失灵,以至于它们不仅被人类捕获,还要被人类嘲笑“真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