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餐饮下沉市场,县城餐饮生意到底该怎么做?| 餐饮树
县城餐饮市场消费场景类型相对固定,这是一个“人情市场”,非常讲究“面子工程”,因此,县城餐饮店一定要在面子上下足功夫,让请客的主宾感觉到有排场。
还有一个小细节,小城市人情化严重, 如果他们在一家餐饮店里恰巧碰到熟人,就会不得不打招呼,很多关系近的还会相互买单,其实他们都不得劲,所以可以通过多设置包间的形式,给他们提供隐私空间,减少碰面的几率。
除此之外,县城餐饮要做的是帮顾客“打发时间”。相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快节奏,县城的生活节奏较慢,他们的时间没有那么着急,大众更注重一些消费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让他们很享受,而不是很尴尬。
(二)县城餐饮是一个“存量市场”,所以一定要做好口碑
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讲,人口基数就这么大,而且流动性低,很少有外来人口,消费客群相对固定,这是一个“存量市场”而非“增量市场”。
维持餐饮店生意靠的就是方圆十几公里这部分人群,所以一定要做好口碑,让顾客产生自传播和复购,因为县城顾客外出就餐决策时,最信任的渠道就是熟人的推荐和介绍,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维护好顾客关系,要有人情味儿,要让顾客感觉到非常亲近有面子。
比如:
顾客还没走到门店,你就要用你的笑脸相迎,同时打好招呼:什么什么哥、什么什么总、什么什么老板;
每次他来的时候送点东西,给他点儿小便宜。其实他不是想占便宜,只是觉得你给了他一个面子,关系更近了一步,这样他就很愿意去给你推荐。
还可以在结账时,给他抹去零头,他就会觉得你这个老板很实在,会做生意,会来事,在小县城,认可了老板的人品,就不愁没生意。
其次,县城餐饮整体消费趋势趋向于保守。所以肯定不能像大城市那样,开发各种花里胡哨的新品,但产品线要相对丰富一些,因为大部分是老顾客,要避免其口味厌倦。
(三)县城餐饮一定要红红火火,敲锣打鼓一点都不low
县城餐饮的人情消费中,讲究“吉利”“好兆头”,所以无论是开业活动还是节庆日活动,都要办得红红火火,要选“好日子”,要热热闹闹,也要接地气,处处洋溢出“祥瑞”的气氛。
在三四线城市开业的时候请一帮人敲锣打鼓,比起狂发优惠券更有效。顾客喜欢什么,你就来什么,敲锣打鼓一点都不low,能多火爆就整多火爆,一把火燃起来,你的店在当地也就站稳脚跟了。
小县城就是这样,你越红火,客人反而对你没有那么挑理,而生意一旦冷清下来,顾客就开始挑理了,非要从这里那里找出你生意冷清的原因。人气就等于财气,这一点在小县城能够无限放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