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天国内为什么不公映
大概在去年,高校有一个纪录片的巡演,其中我最想看的就有这部《冲天》。很遗憾,当时学校因某种原因取消了巡演放映的安排。这部来自台湾导演张钊维的电影,运用了史实资料、人物采访、动画、配音与旁白等诸多手段,带我们走近8年抗战期间民国空军飞行员们的世界。<图片1>影片最与众不同的手法便是动画的运用。刘粹刚与许希麟、张大飞与齐邦媛的爱情故事,林徽因与中央航校第七期几名学员的故事,战斗英雄们在空中与敌军作战的故事都由一组组动画短片予以生动再现。同时,纪录片邀请了几位明星友情声音加盟,配音动画人物,将几组动画间插在众多影像资料和人物采访之中,使得该片既保持科学与严谨,又不失灵动和亲近。这不是一部知识性的纪录片, 它不仅仅要呈现一段尘封已久的史实,它最重要的目的也是很多纪录片并不曾达到的目的,打动人心。<图片2>影片提供了很多数据,“开战不到半年,中华民国空军击落近百架敌机,但也损失了将近一百名第一代的飞行员。这一百名飞行员,有的来自顶尖学府,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出身名门望族,他们之中每十个就…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惟物论FM。那里有更多内容等着你~如果没有明天,我们是否依然会坚持自己今天的选择?这是我观看纪录片《冲天》后,抛给自己内心的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其实在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留给自己的问题远不止这一个,那么,我们就来说说这部影片吧。《冲天》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是张钊维老师,除纪录片导演这个身份以外,他也是海峡两岸公认的台湾现代民歌研究者。台湾民歌发展的三条主线即是由他整理并通过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成为研究台湾现代民歌的重要资料之一。半年前
从《北平无战事》里知道了飞虎队,从齐邦媛的《巨流河》里看到张大飞的故事,今天看完这部纪录片,这些原本刻在脑子里的人物更加变得有血有肉。他们是抗战年代的战斗机飞行员,和现在的我们一个年纪,在我们每天吃饱喝足为小事忧愁的二十几岁,他们却别无选择地把血气方刚献给天空的战场,每天念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标语,看着敌人因知晓死亡来临而充满恐惧的脸,接到战友殉职的消息,做好自己有一天再也下不来的准备。他们也有自己深爱和放不下的人,但却只能在信件中,鼓励爱人去寻找新的生活,自己的生活
魅族将于3月21日下午14:30,在北京演艺中心举办“魅蓝E3新品发布会”。此外,魅蓝还诚意推荐一部不该被遗忘的《冲天》电影,并买下播放版权,邀请大家于3月6日- 8日于腾讯视频免费观看。看到电影中出现“蒋宋美龄”,很好奇就搜了下,才知道!:在建国以前,大陆人是和台湾人香港人一样,在女人的正式称呼前加夫姓的。宋庆龄当时就是被称为孙宋庆龄,一般大家称为孙夫人。解放后,因为要提高妇女地位,讲究男女平等,因此女人名字前就不加夫姓了。但台湾香港还是保留着以前的习俗。比如香港的陈冯富珍。片头的情书,很有文化,有些人看不懂很奇怪,反正我是看懂了。阵亡飞行员平均年龄23岁,真是太年轻了!飞行员们把林徽因和梁思成当荣誉家长,是因为他们是孤儿吗?全片到处讲的中华民国,让我感觉隔阂。孤独清高勇敢无畏的飞行员,虽然是高风险但却是高价值,令人肃然起敬。<图片1>
2017年,看完这部纪录片,留下了一点文字。现作为影评发在这里,有删改。大概从一两年前开始,对抗战期间中国飞行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了解到一些史料后,不由得对这一群体产生了由衷的敬爱和叹惋。今年在因缘际会之下,接触到了来自海峡对岸的纪录片《冲天》和电视剧《一把青》,或许是光影带给我的冲击更为强烈,于是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剥开历史的尘雾,他们的模样逐渐清晰了起来。我愿意为他们多写几个字,在世上多留下一点有关他们的文字。
国军内部贪腐吃空饷的情况令人发指,据杨延年《旧中国空军20年见闻回忆录》、《文史资料存稿选编 15 军事机构 上》、《文史资料选1964》及其他相关资料,那时候全国人民捐款可购飞机为1300余架,抗战开始时账面有352架,能上天的只有91架老旧不堪的型号,没多久就被打光了,账面其余261架要么只有一个空壳子,要么值钱的都拆卖一空,只可怜那些飞行员开战之初只能驾着91架老古董上天送命了。另外说到买霍克3,当时孔家去买的时候,这种已经过气的每架单价要五六万美刀,而且飞行员也没有培训
冲天:陈光斗领衔,废墟上的花朵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dongguatang.com/libvio-movie-75624.html